“花丝”现象及处理方法
某些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切割后,钼丝会出现一段段的黑斑,黑斑通常有几到十几毫米长,黑斑的间隔通常有几到几十厘米,如图1所示。黑斑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连续定点放电,形成了烧伤并产生了碳化。钼丝一旦产生黑斑,俗称“花丝”后,就极易变脆,并产生断丝。“花丝”在厚工件切割情况下的出现几率高。产生“花丝”现象的原因很多,并且会形成有规律和无规律“花丝”两种,但根本原因仍然是极间非正常放电所致。“花丝”与电火花放电加工形成的拉弧烧伤原因类似,间隙内的拉弧烧伤一旦形成,工件和电极会同时出现烧伤蚀坑,只是我们看到的是电极丝表面而已。

因此消除“花丝”主要是围绕变换参数并改善极间状态进行,可以做如下的尝试:
(1)变换脉冲参数,提髙脉冲电源的空载电压幅值,以此改变放电间隙,从而改善极间的冷却状态,同时改变产生“花丝”的脉冲电源频率,一般可以通过减少脉冲宽度,增加脉冲间隔和提高峰值电流观察“花丝”的程度是否减弱;
(2)变换脉冲电源的形式,如采用分组脉冲切割,同时观察“花丝”的程度是否减弱;
(3)检查高频脉冲电源性能,不允许出现较大的负波及直流分量等;
(4)检查并改善机床的绝缘性能,如果机床太脏,电极丝、导电块、贮丝筒与工作台的绝缘性能降低均有可能导致两极之间本身就处于非完全绝缘状态,形成“花丝”问题,因此要定期用煤油刷洗导轮、导电块与贮丝筒两端挡环周边,并做好机床的清洁、干燥工作;
(5)更换工作液,选择洗涤性比较好的工作液,如佳润系列,改善极间的冷却性能,维持极间处于正常的放电状态;
(6)有时切割材料状态不佳,特别带氧化黑皮、锻轧夹层、原料未经锻造调质就淬火的,淬火不透的,造成“花丝”的几率是很高的。
(7)形成“花丝”后,由于涉及的因素多,判断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如条件允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料、丝、水一起更换,防止“交叉感染”,同时改变三个基本条件,避开诱因。
此外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如果贮丝筒绝缘性不好,如贮丝筒和两端挡环内有夹丝,也有可能会引起“花丝”现象。